购物成品案例No:7101

高跟鞋的秘密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日期 : 2014-09-01
鞋跟的变革

人们对于高跟鞋的迷恋有时是狂热到难以想象。与其他的配饰相比,高跟鞋有着同衣服旗鼓相当的实用性;而与衣服相比,鞋子的造型,却是远离了人体的基本形态,另造出了一种新形式的足部廓形。而这样的廓形却又是受到人们热烈的追捧。Antonio Beradi设计的无跟鞋,都是需要造成一副“有跟”的假象;Jeremy Scott九十年代“Body modification”时装秀上的惊人之作——一根单纯用于绑在脚跟处的鞋跟——则是用极简单的形态展示了女人无论如何都要踮高几厘米的心态。

《欲望都市》里的Carrie Bradshaw在街上遇到劫路者,宁愿舍弃全部珠宝钱财,也不愿意让对方抢去自己脚下的一双Manolo Blahnik高跟鞋。在童话《灰姑娘》中,两个姐姐为了能够挤进不合尺寸的水晶鞋,甚至不惜将脚趾和脚跟削掉,以求短暂的尊贵荣耀。人们对于高跟鞋的迷恋也造成了一个个商业上的神话:Jimmy Choo成立不到二十年,已是成为了奢侈品市场的中流砥柱,甚至常被经济学家拿来当做案例和Louis Vuitton这样的百年品牌进行比较。

没有人知道究竟是谁想出的在鞋底安一块楔子作鞋跟的点子。但首创者一定是个对当时生活环境有所抱怨的人。早年间的高跟鞋都是以实用效果为基本出发点的。土耳其广泛流行于浴场的,在鞋底足掌和脚跟位置延伸出两块高立粗木的鞋子(takunya),是为了方便穿着者能居于泥泞潮湿的土地之上;同样道理,十六世纪时威尼斯城内“chopines”的广泛推广,也是在为水城处处有低洼积水所做的周密考虑。在传遍欧洲广泛流行之后,贵族们又发现了高跟鞋的另一个绝佳用途:鞋跟和鞋底之间形成的凹槽,正适合在骑马时牢牢固定卡定住马镫。

由此可见,在那个年代,高跟鞋更多是男性们的专利,还尚未被赋予更多纯粹美学方面的内涵。而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则是将高跟鞋引向了新的阶段。身材不算高挑的路易十四在高耸的假发和瞬间提升的高跟鞋里,找到了增强作为君主应有尊严的手段。高跟鞋被能工巧匠们打造出各种雕琢的装饰物,传遍了法国宫廷。作家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就曾经略带讽刺地解读到流传下来的路易十四肖像照,在这些作品里国王无一不是穿着双镶满了珠宝,工艺复杂的高跟鞋:“这个瘦削干瘪,却又大肚翩翩的老男人只有五点二英尺的身高,戴上假发再穿上高跟鞋,却能达到六英尺……原来是发型师和鞋匠们这群人造出来了我们膜拜的王。”

当时的女性也是会穿高跟鞋的。只不过她们的双腿都是隐藏在厚重的长裙里,因此脚上的鞋子也没有空间和余地发展出更奇特的造型来供人欣赏,只能凭借着鞋跟的高度增减来间接反映自己的身份地位。等到十八世纪中期,男性们彻底舍弃了对高跟鞋的热爱,认为这些炫耀价值高过实用价值的物件,不再适合匹配能够接受教育,参与政事的男性们被赋予的“天职”。对女性们的潜在歧视,却是为女人们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衣橱。一代艳后Marie Antoinette被处死后,象征着奢侈生活的高跟鞋也受到了人们的排斥和冷淡,但很快又是在十九世纪后期卷土重来,并再也没有衰落下去。




本站部分图文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问题请通知我们处理!

wx.gif

二维码

1421115679103276.jpg

在线留言

联系电话

快速订购

返回顶部